計畫目的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之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」,對防腐劑、殺菌劑、抗氧化劑、漂白劑、保色劑、膨脹劑、營養添加劑、著色劑、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、溶劑、乳化劑等添加物,雖都訂有准用種類及用量上限,惟即使是合格之食品添加物,亦有毒性。北醫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表示,添加物多是化學合成,須特別注意用量對人體之影響。因食品添加物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,在台灣最常被「不當使用」之防腐劑主要有:硼砂(傳統市場中粽子、蝦類)、甲醛(又稱福馬林,具防腐、漂白作用),這類無機防腐劑毒性強,又硝酸鹽、甲醛則是致癌物,二氧化硫、亞硫酸鹽會引起呼吸道嚴重過敏反應,透過本計畫輔導及教訓練育業者相關知識,以提升餐飲衛生安全,為照護消費者健康把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