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藥署新聞】清明連假民眾出遊踏青勿採食來路不明植物
日期:2017-03-30
清明連假將至,民眾至郊外出遊踏青機會多,食品藥物管理署 (簡稱食藥署)統計近年食品中毒案件發現,每年幾乎都有民眾因採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之案例,共同特性皆為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性植物的外觀相似,極易造成民眾誤食,如將有毒的「姑婆芋」、「曼陀羅」及「綠褶菇」等野外植物,當成一般可食用的「芋頭」、「假酸漿葉」及「白色雨傘菇」吃下肚,會引發食品中毒事件。食藥署近年來正積極發展利用分子生物技術的檢測方法,可快速鑑別及確認民眾誤食植物的物種,在最短時間內鑑定出食品中毒元凶,協助中毒者接受正確有效的治療。
食藥署呼籲民眾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,以免因逞一時口腹之慾,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,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,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,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。
公布單位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-
附表.pdf
檔案名稱
檔案下載